我俩身体都挺好的,备孕还用检查吗?表妹上个月拿着验孕棒来找我时,脸上还带着懵懂的表情。事实上,像她这样对孕前检查存在认知误区的年轻人不在少数。根据国内妇幼保健协会2022年数据显示,主动进行系统孕前检查的夫妇比例仅占37.6%,而这个数字在5年前还不到25%。其实对于备孕的人来说做好相关的孕前检查、进行生活调整不仅可以提高受孕率还能实现优生。
基础检查
我闺蜜小芳备孕时,医生给她开了张包含血常规、尿常规、肝肾功能在内的基础检查单。当时她还嘀咕:「这不就是普通体检吗?」结果检查发现她血红蛋白只有98g/L,属于中度贫血。经过3个月调理,指标正常后才开始要孩子。
妇科检查要重点关注宫颈癌筛查(TCT+HPV)和子宫附件B超。去年同事小玲查出HPV高危型阳性,及时治疗后避免了孕期病变风险。特别提醒要查TORCH五项,这个包括弓形虫、风疹等病原体筛查,曾有孕妇因养猫感染弓形虫导致胎停的真实案例。
很多人会忽略口腔检查。我表姐怀孕时智齿发炎,因为不能拍X光片和用药,硬生生扛了两周。牙周病更是早产的高危因素,建议提前半年处理口腔问题。
针对性检查
遗传病筛查不是小题大做。南方地区的地中海贫血筛查尤其重要,我邻居夫妻都是α地贫携带者,通过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才生下健康宝宝。染色体检查对35岁以上女性更为关键,我同事38岁备孕时查出染色体平衡易位,及时进行遗传咨询避免了风险。
传染病检查中,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要及时进行病毒DNA检测。我朋友小美就是乙肝携带者,通过孕期规范阻断,宝宝出生后成功接种疫苗未被感染。梅毒、HIV检测也不要避讳,现在医院检测都是保密进行的。
激素六项检查建议在月经第2-4天做。我遇到过月经不调的姑娘,检查发现AMH值(抗缪勒管激素)只有0.8,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,医生建议她尽早备孕。
生活调整
我老公备孕时每天两包烟,后来看到吸烟会降低精子活力的研究报告,硬是花了三个月戒掉。酒精更是要一定禁止,有个客户连续两次胎停,最后查出是丈夫酗酒导致精子质量差。
营养补充不能只靠叶酸。我备孕时医生让每天补充400μg叶酸+200mg钙+15mg锌,还特别叮嘱要多吃深海鱼补充DHA。现在市面上的复合维生素很多,建议选择含活性叶酸的更适合国内人体质。
心理调节往往被忽视。我曾有客户备孕半年没成功,检查都没问题,后来辞职休息两个月就怀上了。推荐试试正念冥想,有个APP叫「潮汐」的睡眠故事专区,专门有针对备孕的放松训练。
Tips:
记得把检查报告按时间顺序整理成册,我见过最用心的准爸爸做了Excel对比表,把每次检查数据变化都用折线图标注出来。最后提醒大家,拿到所有报告后一定要找产科医生综合解读,去年有个姐妹自己看报告误读甲状腺指标,白白耽误了半年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