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21年首次应用于人体的卡介苗,至今仍是预防结核病的「守门员」。这瓶用牛型结核杆菌改造的减毒活疫苗,靠着「以毒攻毒」的古老智慧,让全球新生儿接种覆盖率常年维持在85%以上。世卫组织2022年数据显示,规范接种可使儿童重症结核病发生率降低70%-80%,这种保护力能持续15-20年——正好覆盖人体免疫力最强的青壮年时期。
接种卡介苗须知
卡介苗的独门绝技藏在我们的免疫记忆里。接种后产生的记忆T细胞就像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,能在体内存活数十年。北京协和医院2020年的研究发现,80岁老人的血液中仍能检测到卡介苗特异性T细胞。这种「一次接种,终身感应」的特性,让重复注射变得多此一举。
1、安全性
别看卡介苗现在稳坐疫苗界「老前辈」的位置,它可是个「暴脾气」。作为活性疫苗,重复接种可能引发强烈局部反应——数据显示二次接种者中,30%会出现直径>10mm的皮肤溃疡,比初种高出5倍。更麻烦的是,多次接种反而可能干扰原有免疫记忆,就像给生锈的锁硬塞新钥匙,结果两头不讨好。
2、接种人群
当然,规矩总有例外。结核病高发区的医护人员就像在病毒枪林弹雨中穿梭,这时补种疫苗就像多穿件防弹衣。2021年印度的一项研究显示,医护人员补种后感染风险能再降12%。不过这种操作需要严格评估,毕竟疫苗不是都行药,关键还得配合定期筛查。
科学家们正在研发的新一代疫苗玩起了「组合拳」。葛兰素史克正在试验的MTBVAC疫苗,不仅能预防结核病,还可能降低糖尿病风险——这脑洞开得够大。不过老卡介苗也没闲着,2023年《柳叶刀》发文证实,它还能训练先天免疫系统,让人体对其它病原体也提高警惕,这「买一送十」的附加价值确实让人惊喜。
从巴黎实验室的玻璃瓶到全球40亿人的臂弯,卡介苗用百年实践诠释了「少即是多」的免疫哲学。在等待更完好疫苗的时光里,这剂穿越世纪的「古董疫苗」,依然默默守护着人类的呼吸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