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家长群里看到有人转发《致卫健委的一封公开信》,要求取消HPV疫苗强制接种政策。我下意识看了眼女儿书包里的疫苗告知单,这已经是学校第三次催交接种证明了。说实话,作为两个女孩的妈妈,这针到底该不该打,我纠结了整整三年。
家长不给孩子打HPV疫苗的原因分析
卫健委数据显示,2022年我国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率仅18.21%。在杭州某三甲医院,我看到有位父亲拿着手机质问医生:「网上都说这个疫苗会引发卵巢早衰,日本都停用了!」其实日本2013年确实暂停过疫苗推荐,但2022年最新研究证实两者无直接关联后已恢复接种。
身边很多妈妈都私下交流过:疫苗接种后发烧的比例确实比普通疫苗高。我同事的女儿接种后连续三天低烧,胳膊肿得像馒头。虽说官方统计严重不良反应率仅0.03‰,但落到自家孩子身上就是百分百。
上个月家长会上,有位爸爸的话让我印象深刻:「现在给孩子打这个疫苗,不等于变相鼓励早恋吗?」这种观念在70后家长中很有市场。北京某私立学校的调查显示,38%的家长认为接种HPV疫苗会给孩子传递错误信号。
但现实数据让人警醒:我国宫颈癌患者平均确诊年龄正在以每年0.5岁的速度下降。国内疾控中心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,15-19岁青少年HPV感染率已达3.7%。
在短视频平台搜索「HPV疫苗」,前20条内容里有7条是负面信息。有位博主用动画演示疫苗「破坏免疫系统」的过程,播放量高达500万。可仔细看他的认证信息,居然是美妆博主。
反观优秀数据:《柳叶刀》追踪12个国度230万女性后发现,接种HPV疫苗使宫颈癌发病率降低87%。但这些枯燥的数字,永远拼不过「惊爆!疫苗黑幕」的标题党。
女性接种HPV疫苗的重要性
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专家和我聊起个案例:有位坚持不接种的16岁女孩,3年后确诊宫颈癌前病变。她父亲后悔地说:「当初要是知道疫苗能防癌...」现在国内上市的九价疫苗能预防92%的致癌病毒,这是连安全套都无法达到的防护效果。
不过专家也承认,医疗系统在科普方面确实存在短板。很多基层接种点只管打针,没人解释疫苗原理,更不会教家长怎么看懂不良反应报告。
我最终决定带女儿去接种。预约时看到个细节:接种室墙上挂着实时更新的电子屏,国内累计接种量每30秒刷新一次。当数字跳转到「2800万剂次」时,突然觉得这不是个简单的医学问题,而是整个社会如何在信息爆炸时代建立科学共识的缩影。
说到底,疫苗该不该打不该是道单选题。重要的是破除信息茧房,让每个家庭都能基于完整信息做出理性判断。毕竟,我们对抗的不只是病毒,还有根深蒂固的偏见与恐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