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育百科

新手爸妈避坑指南:这十类奶粉千万别往购物车里放

2025-05-22 19:08:02 671浏览

当爹妈后最怕什么?奶粉罐里的隐藏雷区!

最近逛母婴论坛总看到新手爸妈晒奶粉选购清单,说实话看得我后背发凉——去年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明明有99.8%,可那些躺在黑名单里的0.2%真要遇上就是100%的伤害。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奶粉选购的十大暗礁,记得拿小本本记好。

成分表里的文字游戏要当心

上个月邻居王姐拿着罐进口奶粉找我,包装上赫然印着「乳铁蛋白+核苷酸」黄金组合。可仔细看配料表,这两种成分居然排在麦芽糊精后面!业内人士都知道,成分表是按含量降序排列的,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把戏现在可不少见。

更绝的是某些「特殊配方」奶粉。去年某网红品牌推出的「防过敏奶粉」,经检测过敏源含量只比普通奶粉低3%,价格却翻了两倍。这种钻标准空子的产品,真遇上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根本不管用。

这些添加剂比防腐剂还可怕

最近在妈妈群炸锅的香兰素事件大家都听说了吧?2023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通报的某款三段奶粉,违规添加食用香精被罚了142万。更气人的是商家辩称「符合儿童零食标准」,可婴幼儿奶粉和儿童零食能是一回事吗?

还有那些打着「促消化」旗号的奶粉。某国际大牌去年推出的「益生菌+益生元」组合配方,被消费者发现每100克奶粉里活性菌含量还没瓶装酸奶多。这种概念性添加纯粹是收智商税。

质检黑历史比广告词更真实

记得2021年闹得沸沸扬扬的「乳脂球膜」造假事件吗?某品牌宣传的珍稀营养成分,最后被查出是用普通乳清蛋白冒充的。这种有造假前科的品牌,就像出过轨的男朋友,再甜言蜜语也不能信。

上个月我去母婴店暗访,发现某进口奶粉还在用「原罐原装」当卖点。可海关总署官网明明显示,这个品牌去年有3批次因维生素K1含量不达标被退运。这些实锤的质检问题可比广告词靠谱多了。

价格虚高不等于品质保障

直播间里动不动就498一罐的「高端奶粉」,配料表和200块的奶粉居然大同小异。某品牌推出的「珍稀奶源」系列,经检测蛋白质含量和普通款完全一致,所谓的珍稀牧场原来是营销部门编的故事。

更离谱的是某些「制订化」奶粉。朋友花大价钱买的「基因检测制订奶粉」,检测报告居然是P图做的。这种打着高科技旗号的骗局,专坑舍得为孩子花钱的焦虑家长。

选奶粉要记住三个黄金法则

首先看准罐底的「YP」开头的注册号,这是奶粉的身份证。其次要学会看配料表前三位,要是排着麦芽糊精、玉米糖浆的直接pass。最后记住「三不买」原则:成分存疑的不买、质检不过关的不买、虚假宣传的不买。

前两天在超市遇见个挑奶粉的准妈妈,看她拿着手机对照我文章里说的要点筛选,老母亲般的欣慰油然而生。说到底,选奶粉不能光看广告和价格,得学会用火眼金睛看本质。毕竟宝宝喝进肚子里的东西,再谨慎都不为过。

话题圈

话题圈

话题圈
扫一扫微信更方便
正在关注

正在关注

全部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