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医生,我们就想要个孩子,听说青岛能做第三代试管?」在青医附院生殖医学中心的走廊里,45岁的张姐攥着病历本,压低声音询问护士。这个场景几乎每天都在青岛各大生殖中心上演——随着二孩三孩政策放开,越来越多家庭把试管技术当成了「制订宝宝」的捷径。
试管助孕选择
青岛现有7家具备试管婴儿资质的医疗机构,全部掌握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(PGD)技术。理论上说,在胚胎移植前通过染色体筛查,确实能知道助孕。青医附院生殖中心主任王磊透露:「去年我们接诊的5000多对夫妻中,约三成会旁敲侧击打听助孕选择。」
但现实就像八大关的雾,看得见摸不着。我国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》白纸黑字写着:禁止非医学需要的助孕选择。去年市立医院就查出个案例——某私立机构打着「包助孕」旗号收取30万天价,最后胚胎移植失败引发医疗纠纷。
政策法律规定
在台东步行街的孕婴店里,印着「接男宝」的孕妇装格外显眼。店员小刘说:「每天都有大姐来打听哪里能做助孕筛选。」某生殖中介的朋友圈里,「青岛直飞曼谷,制订双生子」的广告从不间断,标价从18万到50万不等。
但风险往往藏在甜蜜承诺背后。38岁的李女士现身说法:「中介说去境外做肯定合法,结果在隔离酒店躺了28天,最后只拿到两个女胚。」更糟心的是,这类操作完全不受法律保护,维权?门儿都没有。
妇幼保健院的数据很有意思:青岛新生儿助孕比从2010年的117:100降到2021年的109:100。崂山区某高端月子中心负责人透露:「现在预订月子房的客户里,生孩子的反倒更舍得花钱。」
「当初非要孩子的那拨人,现在肠子都悔青了。」从事家庭教育咨询15年的赵老师举了个例子:有个客户花20万「制订」了孩子,结果孩子初中就辍学,天天在家打游戏。「把生孩子当投资项目,这账怎么算都是亏的。」
做试管的正确方式
青医附院的候诊墙上,38岁成功怀上双*胎的陈女士留言:「感谢医生没让我走歪路。」她经历了3次促排、2次移植,虽然过程艰辛,但最终迎来两个健康女儿。「现在看着她们的笑脸,觉得当初的执念真傻。」
专家建议正在考虑试管的夫妻:首先要做全面生育评估,其次要明确试管是解决不孕问题,不是许愿池。市立医院去年统计显示,正规试管成功率约55%,而D下机构连20%都不到。
站在小鱼山顶俯瞰青岛,红瓦绿树间穿梭着送孩子上补习班的家长。男女之事这事儿,说到底就像海水浴场的潮汐——强求不来。与其纠结助孕,不如想明白:我们到底想要个孩子,还是想要个满足自己期待的「作品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