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新生儿阶段(0-1个月)
刚出生的宝宝就像个小面团,每天要睡18-20小时。记得表姐家娃满月时,体重比出生时足足涨了1.2斤,医生都说长得特别好。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黄疸情况,我家二宝当时连着三天去医院测指标,现在社区医院还能提供上门检测服务,可比五年前方便多了。
二、生命最初的觉醒(2-3个月)
这时候的宝宝开始会盯着人脸看了!朋友家的双*胎满两个月时,已经能跟着红色摇铃转头了。记得给孩子准备黑白卡,现在母婴博主都推荐那种带立体触感的早教卡。有个新手妈妈群统计过,82%的宝宝在3个月末能稳稳抬头10秒以上。
三、探索世界进行时(4-6个月)
「啊啊哦哦」的婴语交流期来了!同事家的娃5个月时突然自己翻了个身,把全家都惊着了。建议准备咬咬胶,现在流行冷藏后使用的硅胶款。添加辅食要特别注意,儿科医生朋友提醒:高铁米粉要选最新国标GB10769的。
四、运动能力大爆发(7-9个月)
这个阶段家里可得做好安全防护。邻居家8个月的宝宝上周居然扶着茶几站起来了,吓得他们连夜装了防撞条。早教中心的数据显示,现在宝宝爬行期比五年前平均提前了2周,可能和新式爬行垫的普及有关。
五、迈向独立第一步(10-12个月)
小区里好多1岁左右的宝宝都开始「巡航」——扶着家具横着走。闺蜜女儿周岁时能清晰喊出「妈妈」,据说现在20%的宝宝在12个月前就能说3个词以上。不过医生也提醒:走太早未必好,还是要尊重个体差异。
六、过来人的特别叮嘱
建议每月固定角度拍对比照,你会发现宝宝的睫毛都是慢慢变长的!睡眠倒退期确实磨人,我家娃10个月时连续一周半夜起来玩积木。最新研究说:多进行肌肤接触的宝宝,情绪稳定性比对照组高37%。